集团动态
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● 城市更新的建设者
LIN-GANG SPECIAL AREA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落户临港?临港的魅力在何处?近日,普华永道上海主管合伙人黄佳在做客“开放新高地 改革试验田——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周年全媒体访谈”时表示,临港特别像一个在制定新规则、新标准的巨大实验室和研究院,“从这种维度看,要成为一个研究院,很重要的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研发,没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研发的新规则不可能成功,其中一定要有企业在不断尝试”。
黄佳用四个“新”概括了临港新片区的变化。第一是“新技术”,前沿技术在临港获得了孵化的空间,不仅是简单物理意义上的空间,更是产学研与科技相互集聚融合的沃土;第二是“新产业”,如特斯拉项目的引入,带动上下游实现产业的有序良性竞争;第三是“新制度”,临港对标国际治理的最高标准,引领治理制度与国际接轨,企业的营商成本降低使效率更高;最后是“新模式”,在产业和制度的支撑下,临港产生了很多跟离岸金融、离岸人民币相关的一些新商业模式,“在这样的背景下,临港最终会成为非常具有人气的城市,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”。
“反观目前全球的形势,企业过去是单一追求利润最大化、股东利益最大化,现在要有一个同等重要的目标,就是价值链、供应链的安全性,但是‘安全’目前没有统一标准。”黄佳表示,临港在价值链和供应链中不是简单的工厂,有大量跟金融、知识产权、研发、人才相关的施展空间。如何利用“五自由一便利”让企业产生更高附加值,并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,临港在这方面的想象空间极大。
在新城建设方面,黄佳认为临港距离市中心较远,某种程度上是“优势”,“五个新城里最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的就是临港,从国外东京大都市圈的经验看,当新城与市中心距离在20公里左右或者或更近时,就会产生虹吸效应,最终连成一体,只有两者间相对有距离,才有实现全方位产城融合的可能性,形成真正相对独立的城市”。
2022年是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第一个“三年大变样”的决战决胜之年,为进一步扩大临港新片区的影响力,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“开放新高地,改革试验田——临港新片区全媒体访谈”活动,深入探讨临港新片区发展过程中的新举措和新亮点,展望临港新片区未来发展前景。
来源:上海临港